3.1案例介绍
3.1.1关联方交易: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
根据紫鑫药业2010 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毫州千草药业饮品厂、吉通化立发人参贸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林正德药业有限公司、人参贸易有限公司。这几家公司在2010年为紫鑫药业带来2.3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当年收入的36%。而在2009年的报告中,这几家客户累计采购金额不足2700万元,仅占当年收入的10%,更让人值得深思的是,在历年的定期报告中,这五家客户均未披露。
四川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了7068.58万元的产品,占全部收入的11%,被列为第一大客户。但是,应收账款余额二级科目平大生物并未在其中。可说明这笔货款已全部付清。但是平大生物的2010 年年报显示生物总资产9716万元,所有者权益4604万,主营业务收入3011万元,净利润279.6万元,主营产品是乌茶,根本不需要大量购买人参作为原材料。经调查,该公司已由长春资本名义控股,实际受控于紫鑫药业。第二大客户是千草药业,其营收6890.6万元,占总营收10.73%。经调查核实,毫州千草药业是紫鑫药业的的孙公司,刻意隐瞒这层关联关系,可想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贡献6113万元营业收入的是第三大客户吉林正德药业,前身是“延边格润日化”,其所有高管均与紫鑫药业存在一定关联,成立之初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是仲维光,与郭春生是表兄弟关系,延边的崔董事和总经理、副总经理来自紫鑫药业。可见,吉林正德药业当时的实际控制人是郭春生。
经调查,发现这几家客户的背景信息存在许多联系,在名称、注册时间、地点、注册资金、联系电话等信息上极其相似。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关键人物是紫鑫药业的董事长郭春生。
四家延边系--“延边嘉益”、“延边耀宇”、“延边欣鑫”、延边劲辉”是给紫鑫药业提供参源的上游客户,这几家公司与下游客户的被造假手段类似。他们的成立时间均在2010年4月23日、相同的经营范围为“人参及人参再加工”、公司住所都相同即在延边新兴工业集中区,更巧的是集中迁址的时间也一致,延边耀宇、欣鑫、劲辉将住所从延边州新兴工业集中区集体外迁,表面形成不相关联的贸易企业。
根据2010年年报,可发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是紫鑫药业的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都是关联方交易。但在年报中,对于关联交易的性质、交易类型、交易金额等都未提到。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一方控制或共同掌控另一方或对另一方影响重大的,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被一方操控、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交易是指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凡以上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在信息披露方面,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应被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包括在附注中披露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的具有母子公司控制关系的有关公司信息;若有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在关联方披露中,要注意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原则。
从这个关联交易看出,实际控制人都是郭春生,其营业收入规模可大可小的程度和盈利多少可以自由调节。他的舞弊手法是注册空壳公司、隐瞒关联交易,伪造业绩,其实质是体内自买自卖。
3.1.2管理舞弊和审计漏洞
紫鑫药业以人参贸易委托,隐瞒关联方关系,涉嫌关联方交易进行体内自买自卖的管理舞弊行为不是由审计人员查出的,并且一直为紫鑫药业提供年度财务报告表审计的中准会计师事务所不仅没有发现隐瞒的管理方关系,对紫鑫药业2010年度涉嫌虚假财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明摆是一个典型的审计失败案例。对于一个刚进入人参行业的企业,实现的利润比原来两大人参巨头多的多,从10年年报可看出2010年实现的营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51%,而2011年的营收入为9.3亿元,同比增长144.39%;2010年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84%,在2011年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25.48%。审计人员没将异常的增长好好审查,而且没有把企业管理层的那种特殊关系披露出来,这是审计人员的失职,对那些特别异常的数字、比率没有做出真正的审计,由此可见,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程序欠缺、以及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欠缺,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对金额重大、会计数据反常,以及没有提出对公司决议的有效意见,说明这个职位形同虚设。在上市公司不越权利,各负其责,是公司治理的中心,但在紫鑫药业只是一个表面形式。
3.2案例评价
针对该事件,主要从政府部门、社会群体、个人三个层面加以评述。
(1)政府部门对紫鑫药业的处罚
公司股票被暂停交易,2011年10月19日,中国证监会立案稽察紫鑫药业。由于关联交易的隐瞒以及信息披露的虚假性,紫鑫药业公告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违规披露的行为,紫鑫药业被责令改正及其警告,并要求罚款40万元,分别对相关人员给与警告以及罚款处罚。10月24日,紫鑫药业重新挂牌之后,接连遭遇四个跌停,股票价格一直处于较低形式。尽管如此,紫鑫药业仍然没有做出上市公司应有的责任,在证监会的处罚结果公布之后,只是顾着怎么正面宣传公司形象,并且公司高层谈论如何做强人参产业,但是对投资者权益保护这方面没有提出什么措施。
(2)公司利益对社会群体的影响
在这个紫鑫药业事件中,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造假,最大的受巨大利益驱动,使得公司管理层头脑发昏,一心想着如何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为公司业绩创新,采取违法手段,隐瞒信息,虚假报道应公开的信息,给证券投资者带来错误指导,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从隐瞒关联交易得出,紫鑫药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片面,存在虚假性,为了公司的利益,做出伤害民众的事,只为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商家没有持续发展的结果。公司的想法并不是不可取,但是盈利的途径不正确,好景不长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每年的审计报告做的不到位,审计人员的工作不严谨,职业素质不高,有些审计人员被金钱左右,被迷昏了头脑,帮着公司一起做假账。更进一步地可以说明法制建设不完善,法制观念淡化,关联交易的隐瞒,自买自卖的虚假操作,迷惑投资者,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方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要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要真正地去实施,不要走场面,各司其职,做好本分工作。我们只有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并继续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法分子严厉的处罚, 以儆效尤。
(3)个人对公司健康发展的建议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公司竟然冒着风险,道德舆论的可能性,被法律制裁的概率,都是为了公司的利润,盈利而冲昏头脑,就像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并不是都是不好的,也有好的例子。但是,在我们国家,我们要顺民心,解民忧,才是正道。一个上市公司要想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到会计信息披露要规范,公司治理要有纪律制度性,在利民的基础上,谋取公司的合理利润。
4.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的解决对策
企业想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就要做出积极有效的措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处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足之处。
4.1建设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在每个行业中必不可少,无规矩不成方圆。弥补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制度法规,从信息披露着手,与时俱进,创建相对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这些规定给出明确严格的管理方法和惩罚措施,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内容作出具体的制度规定,将职责明确分配到每个部门员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必须严格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强制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改善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约束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投资者更加了解该公司的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4.2加强培养专业尽职的注册会计师队伍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一部分原因也归咎于审计师不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计报告虚假信息不少,说明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也有会计师事务所受利益的影响。要想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还要建立惩处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连坐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注册会计师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其不敢随意充当会计信息造假的帮凶。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会计师事务所要保证中立地位,以独立审计准则为导向,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审计业务素质的培养。
4.3实现信息披露的信息化
会计信息生态环境有助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统一。从内部环境来讲,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的有机结合,决定企业在生态环境的状态,披露模式的不同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信息运用的充分性,影响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从外部环境来说,外部需求导致会计信息处于不断竞争的状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否被充分利用,是实现完全信息化披露的关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只有当信息披露模式适应所处生态环境,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治理作用。完全信息化披露是会计信息披露的终极目标。随着会计信息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加工生成会计信息的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充分、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可能[[13]]。
4.4提高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是公正的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实施控制,至关重要的监督作用之一是中介机构提供的,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从第三者的角度出发,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监督要做到公正、客观、独立,有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14]]。加大惩处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行为的力度,提高查处率,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改革多头管理的体制,证券监管部门应该集中于中央级的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察员制度。证券监管部门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法律,应明确划分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杜绝不规范行为。
5.结论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不充分等原因,还有受巨大利益的驱动,使得信息缺乏真实性,这一切导致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到了尽头。要想使企业长期有效发展,必须真正认识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性;采取具体实际可行的措施来规范信息披露,采取教育手段和行政手段,在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上市公司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才能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